2025年7月12日,抖阴
2005届旅游系毕业生毕业二十周年返校活动在卫岗校区举行。来自旅游11、旅游12、旅游师资11班的40名校友跨越山海,重返母校,共叙同窗情谊,追忆青春岁月。

重走校园路:时光流转,初心未改
清晨的校园,阳光透过梧桐叶洒下斑驳光影。旅游系2005届校友们身着印有“20周年在一起”字样的纪念文化衫,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开启“重走校园路”之旅。从南大门的诚朴勤仁校训到逸夫楼前的喷泉广场,从图书馆的静谧书香到主楼里的上课教室,每一处场景都化作时光胶片,在记忆中徐徐展开。

校史馆内,2005届旅游系校友、南农大学工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施雪钢化身讲解员,“校史馆不仅记录着学校的百年变迁,更承载着无数南农人的精神传承。今天看到大家重聚一堂,正是这种精神最好的见证。”校史馆外,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时任大学英语课程马秀鹏老师互诉衷肠。田径场上,同学们集体回忆当年矫健的身姿,找寻啦啦队的方位。“我们这届同学的体育基因非常强大,想当年班上80%的同学都积极报名投身运动会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旅游11班班长徐静校友感慨道。

课堂重温:三尺讲台,师恩难忘
午后的主楼116教室,黑板上“欢迎2005届校友回家”的粉笔字依然稚嫩如初。当广西南宁的陆美艳同学终于赶到教室,全场响起了阵阵掌声。“赵雪玲,到!”“陈邵峰,到!”……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响亮回应,时光仿佛倒流回二十年前那个蝉鸣阵阵的夏日。

在“重温校园生活”环节,当大屏幕播放出当年教学实习、运动会、学生党日活动的影像资料时,不少校友眼眶湿润。“当年刘庆友老师教导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分量。”现任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培训认证标准部部长的冯铭校友站起来分享道,“这二十年我走遍30多个国家,但最难忘的还是紫金山下的这段求学时光。”
座谈会:情系母校,共话未来
下午14时,逸夫楼6047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座谈会以“青春不散场,奋斗正当时”为主题,抖阴
党委书记殷美、副书记桑运川,时任班主任吴国清、李明,系主任刘庆友,辅导员黄颖、闫相伟等教师代表与校友们围坐畅谈。座谈会由校友吕键和江贤卿主持。

“看到大家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殷美书记在致辞中动情地说。学校和学院近年来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待校友们常回家看看,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
随后,桑运川副书记为校友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家庭亲子教育课程,引发全场阵阵共鸣;时任系主任刘庆友老师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实习娓娓道来;班主任吴国清老师和李明老师带着激动的心情回顾了自己的带班经历,为同学们的优异表现感到自豪;时任辅导员黄颖老师和闫相伟老师对每位同学的情况都如数家珍,非常高兴自己带的首届毕业生荣归故里,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互动环节中,校友们踊跃发言。扎根绍兴文旅的华静怡校友已先后完成了两个旅游小镇的建设,“是南农教会我用专业知识反哺家乡”;在上海市旅委工作的牛弘欢校友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母校赋予的全球视野和能力培养,让我在不同科室的转换工作中找准定位、从容不迫”;在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态文旅学院担任副院长的校友蒋艳教授已出版教材、专著数部,成为了省级高职领域的旅游行业专家;施雪钢校友回顾了自己留校南农的六段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工作经历,从学工处到人文辅导员,两度赴麻江挂职,再回归学工处,每一个阶段都见证了他的坚守与付出;求学期间最美笔记的创作者池彩云,在多位同学的发言中被提及,纷纷感谢她的慷慨相助;在杭州从事中国移动工作的学霸校友毛明霞居然在校时与殷美书记是在同一个挑战杯创业团队,这波缘分实在是妙不可言。
合影留念:定格永恒,再启新程
夕阳西下,逸夫楼前的台阶上,孩子们围着老师追问“爸爸妈妈的大学故事”,快门声与欢笑声交织成夏天最美的乐章,40张笑脸在“2005-2025”的时光拱门下定格。
“二十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旅游12班班长、20周年聚会总策划人黄浩任校友在返程前表示,“我们约定,下一个十年要在更高处相见!”据悉,此次返校活动还建立了校友联络机制,未来将通过云端课堂、行业论坛等形式持续深化校友情谊。
“此去须怀报国志,莫忘此处是故乡。”廿载重逢,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诚朴勤仁”的南农精神。当晚霞为主楼披上金纱,这群“永远的南农人”带着满满的温暖与力量,再次踏上人生新征程。
(供稿/黄颖、裴蓓(05届校友&公管院MPA教育中心),图片/大海,编辑/林延胜,校对/苏静,审核/桑运川)